Lativ 年營收變化:
2007 營收:0.1億
2008 營收:1億
2009 營收:3.7億
2010 營收:15億
2011 營收40億
假設一件衣服平均單價500元,
一年要賣800萬件, 才有40億的營業額,
一個月6萬多件衣服,
一天要賣2萬多件衣服。
目前還有5家以上賣衣服的網路商店,
使用Lativ一模一樣的model在執行,可見市場非常的大。
末深夜十一點,台北縣土城兩家將近一千六百坪的倉庫依舊燈火通明,
六十幾個年輕有活力的七年級男女,
正勤快的把一包包印有「lativ」字樣的衣服,分批送上貨櫃。
強調平價優質,一來台就引起瘋狂搶購旋風,
日本國民品牌Uniqlo來台開幕首日就吸引七千人、創下全球開店紀錄。
但這股熱潮卻在一個月後急速退燒。
同一時間,一個過去少人聽聞的網路服飾品牌lativ,卻湧進了大量的訂單。
勝在簡單平價!
一百多元polo衫,年銷60萬件
80%都在台灣在地製造;與優衣庫同樣走低價、平實、高質感路線,
平均售價卻比日本低了一半以上。
lativ「uniqlo」的名聲在網路上快速暴紅。
一款羽絨含量高達70%、售價卻僅1480元的風衣,
一上架就被搶購一空;一件觸感柔軟,
售價低到只要168元的國民polo衫,甚至在一年內狂銷60萬件。
創立四年來,業績年年高速成長,第一年營收1000萬元,
2010營收上看15億元,相當於三年成長149倍!
這個數字,大約是一般平價實體成衣連鎖兩百家店面的總和。
銷售火爆,但這家公司老闆卻異常低調。
《商業周刊》經過長達一年聯繫邀約,不斷被拒絕,
如今終於獲得獨家採訪機會。走入台北縣土城市lativ總部,
一個理著五分頭、穿著簡單黑色圓領T恤與牛仔褲的年輕人走進來,
他是張偉強,lativ創辦人;
三十五歲,電子專科畢業後沒有上過一天班,
從一個網頁設計的接案工程師開始,已成功創辦過兩次事業。
「很多人都說我是模仿Uniqlo,
但我真正效法的對象是黎智英,他所有的書,我至少都看兩、三遍,」
張偉強表示,黎智英成功之道在於挑對大眾市場,把簡單的事專注做到最好。
想通這一點,他立刻著手研究,
發現當時網路上最大眾化商品就是服飾,低價、流行、花俏,但多半質感不佳。
「為什麼我們不能像GAP、Uniqlo那樣,
做出大家都可以穿的低價優質衣服?」打定主意要做台灣本土服飾,
走一個沒有人做的國民平價路線。沒有學過一天時裝設計的張偉強,
從最源頭的布料開始學,一路研究到打樣、鬆布、裁剪、車縫、整燙。
他也到處拜訪紡織廠,足跡踏遍北部大小代工廠,一去就是在那邊觀察一天。
「他要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會充分做好市場研究才下手,不會貿然躁進,」
與張偉強在電子商務界相識八年,Citytalk城市通創辦人郭詩宏說。
定位簡單,在產品面上,lativ的衣服幾乎都是全年長銷款,
只在顏色、版型與少許的印花圖案上做變化,
從不為了追逐流行附加流蘇、蕾絲等配件,
「他們的衣服基本上只有冬夏兩季、長袖、短袖兩種區分,」
專業女性流行網路行銷顧問u-style創辦人余璨宏觀察。
一開始,他被一些工廠的老師傅欺騙,付了錢,
做出來的東西卻絲毫達不到他所要的質感;
對方推說是因為日本貨用的布料貴,
但他上網一查,原來是老工廠為了省錢,
整燙過後直接出貨,略過了水洗、烘乾的過程。
勝在細節要求!
出貨前先水洗、烘乾,防止縮水
「光是水洗就是一個大細節!」
張偉強說,一般棉製polo衫下水後布料至少縮8%,
再用熱氣一烘更是會縮到極致,為了符合原有尺寸,
就必須先預留10%以上的布料空間。
換言之,不算水費與電費,光每件衣服的成本就馬上提高了一成。
「水洗是對消費者負責,」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指出,
通常只有國外的大品牌如A&F、Tommy才會給予這樣的保證。
再者,水洗是把不同版型、不同顏色的衣服,
同時丟入一台大型工業機器中清洗,過程中會產生強力的拉扯,
如果前段的縫製、染色或印花黏貼上有任何瑕疵,
那出來的產品就毀了。可以說是一翻兩瞪眼,好壞立現。
另外,這還牽扯到不同布料的縮水程度不一,
「四種版型配上十二種顏色,那就是四十八種變化,」
張偉強笑著說,如果算得不精準,同一件衣服,
紅色的S跟藍色的M一樣大,那就真的很糗了。
曾有一次,一家小型代工廠製造出
五千件印花圓領T恤在水洗過後圖案碎裂,
同時還產生了些微的黏貼,張偉強要求工廠銷毀重做,
對方很不屑的說,這一件衣服不過就賣幾百塊錢,
反正也看不太出來,幹嘛要求這麼多?
勝在盯好品質!
曾一口氣銷毀兩萬多個瑕疵領口
「我反問他,你去買一台液晶電視上面有一顆亮點,
老闆叫你算了,不要計較這麼多,你有辦法接受嗎?」
談到最在意的品質,張偉強忍不住提高分貝:
「高價電子產品是商品,幾百塊的衣服就不是商品?」
「我可以接受你為了把事情做好而遲交貨,
但我無法容忍消費者拿到手的東西有瑕疵!」
為了盯好品質,他學習優衣庫的「匠計畫」,
派專業人員到工廠查看,一發現不對就停下全部重來,
曾一口氣銷毀兩萬多個車工不細的領口、把上萬條貼合不密的皮帶下架。
沒有lativ以前,這些中、小型成衣工廠淡季幾乎都呈現停擺,
但現在幾乎全年都是旺季,連代工廠的那些老阿嬤都直呼,
「好久沒有領加班費了!」lativ給訂單,
但對於品質的挑剔是出了名的,因為lativ的量大,
而且穩定,所以成衣廠也願意配合。「做他們家的生意,
要比平常花上好幾倍的工夫,」
1477聚陽與lativ合作良好、也幫義大利知名品牌服飾代工
業務經理表示,張偉強凡事要求扎實,
別人一分鐘可以車出來的領口,lativ就是得車上三分鐘。
勝在網路優勢!
二十五萬個會員,形成口碑行銷
這種做法,難道不會使成本大幅上升?
「換個角度想,你現在放過這些小細節,
對未來造成的傷害才大,」lativ財務經理吳俐禎說。
在品質上不惜花大錢,但又要能低價,
張偉強靠的是網路優勢、大量製造,以及高度的執行力。
成本上有兩項優勢,一為網路通路不需水電租金,
至少可省下六成開銷;二為走簡單的基本款,
製作工序少,一次下單量可以數萬件,
比起高級品牌服飾的少量多樣路線,更有壓低成本的談判空間。
執行力部分,張偉強運用過去的程式寫作專長,
開發出一套物流管理系統,
可以計算每個員工在包裝出貨線上的生產效能。
以抓單取貨後分配包裝的流程為例,
lativ的員工平均兩秒鐘就能處理好一張多品項的訂單,效率超高。
郭詩宏指出,網路買的就是一個信任,
如果拿到手的東西價格低,手感好,回頭率就會高,
形成一種正向的雪球效應。lativ能夠在短短四年就創下如此成績,
正是因為拉高了品質門檻,加上網路的口碑傳播,
光靠二十五萬個會員,就創造出十五億的驚人業績,回頭率高達八成。
優衣庫供應商旭榮集團執行董事黃冠華指出,
以現階段來看,lativ做為一個台灣本土品牌,
能達到這個成績已經相當不容易,但是台灣規模畢竟有限,
如果無法克服供應鏈產能不足、設備老化等問題,
將會出現大量產品缺口。
張偉強用簡單與專注幫台灣的品牌服飾打開了一片天,
但下一步,他要克服的是環境給他的限制。
網路4年暴紅 台版Uniqlo傳奇 lativ一年賣贏200家成衣連鎖店
商業周刊:文章出處
撰文者:林俊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