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由官方成立的海運快遞貨物專區昨在台北港揭牌啟用,這是繼4月由民間物流公司搶得先機之後,同一港口成立的第2個提供貨物直送、朝發夕至、24小時便捷通關的專區,台灣港務公司期盼一起搶攻兩岸日益擴張的電子商務市場,預估每年進出口貨物量可望超過2萬5千公噸。
啟用典禮吸引許多航運、物流、報關相關業者觀摩營運方式;一路發國際物流公司董事長張聰聯說,大陸的電子商務進出口貨運量實在太大,面對香港與新加坡機場均已爆倉達到極限,台北港海運有極大優勢,可補足大陸「海西經濟區(福建、浙江沿海)」空運的不足。
港務公司指出,利用行動載具跨境線上消費已是趨勢,去年雙11光棍節大陸地區天貓網站單日交易總額達人民幣571億元,共2.8億個快遞包裹發往國內外202個地區,台灣去年在淘寶網的消費總金額亦高達500億元,今年整體電子商務交易額上探1兆元。
台北港絕佳地理位置,讓電商貨物經高速客貨輪運輸,單程3小時抵達,再花20分鐘至桃園國際機場轉往歐美等地,成本比空運省約1/3,海運快遞專區可發展成電商的最佳國際物流發貨及轉運中心。
交通部主任祕書林國顯說,海運快遞專區率先在台北港成立後,與桃園機場既合作亦競爭,希望漸漸發展出新的模式,以便未來在台中、高雄開辦。財政部關務署長饒平則透露,兩岸之間最近1年的貨運量成長約20%,除設快遞專區,關務署也想在台北港試辦「先放行、後報關」。
台北港營運處長陳榮聰說,除台北港與平潭每周有5個航班對開,另有兩家航運公司已在洽談新增廈門及舟山航線。透過快遞專區,跨境通關將由數日縮短為1個小時左右,結合桃機發展海空聯運,可實現「大陸上早市,全球當日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