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 

你想像過,未來七千天的人類生活嗎?Kevin Kelly想好了。

1993年,Kevin Kelly成立了《WIRED》,
一本Steve Jobs最喜歡的雜誌。
28年前,他預言所有的電腦都將連網。
人們將如同居住在蜂巢的蜜蜂般緊密相連。
緊接著是雲端時代到來、網路成為一個國家、PC將死。

如果說科幻小說是對未來的預言,那麼Kevin無疑是寫了一本又一本。

新書即將上市之際,Kevin來到了闊別40年的台灣,
說出了對未來的四大想像:
到處都是螢幕、源源不絕的資訊、
所有資訊都必須分享、存取權取代了所有權。



第一項預言儼然就是電影《鋼鐵人》或者《關鍵報告》的片段。
Kevin表示,未來螢幕將無所不在,任何平面的物件,都可以是螢幕。
我們將和螢幕互動:螢幕偵測我們的動作表情、
眼球移動、停留時間,再給予我們客製化的回應。

螢幕還會跟著自己走,實例就是Google日前發表的Project Glass:
這種眼鏡除了支援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以外,
使用者可以用語音控制眼鏡,例如:當做撥打電話。

這將造就人類文化的典範轉移。過去,文化的中心是書本。
未來則將會是螢幕。螢幕將改變人與人互動的方式。

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的資訊。Kevin表示,螢幕擷取了我們的資料。
更甚者,物聯網的興起更將推波助瀾,源源不絕的資訊於焉而生。

他提出了一個新的名詞:「Movage」,
取代過去的Storage一詞。因為這些資訊將是動態的,難以數計。

在Facebook的隱私爭議遭到撻伐時,
Kevin提點了一件事:這一切只是開始。
如果「分享」的行為以百分計算的話,現階段還不過是個位數。

每件事都勢必會被分享出去:即便是個人的健康資訊,因此造就了新的醫療系統

我們所能做的,是盡量求取個人機密和公開透明資訊的比重保持平衡,Kevin說。

最後一點則是新的商業模式。Kevin表示,
消費者將不會再花錢購買數位音樂或著作的所有權,而只是購買存取權而已。

「過去七千天,有了很多變化。
未來只會變化得更厲害,」「你們現在參與,還不遲。」

這些演變,反求諸己,就是台灣產業生態是否足以應變。
畢竟,一向以製造業為重的台灣,在軟體、應用和服務上,
著墨的少之又少。蘋果、三星和Google,雙手都捧著軟硬體。台灣怎麼辦?

Kevin表示,台廠可以考慮生產更專業和特殊化的裝置,
講究使用者介面、消費者習慣和外觀設計等因素。

他給了一記警鐘:

「未來五千天,台廠面臨的競爭對手可能都不是這些廠商,而是現在還前所未聞的公司。」

資料來源: WIRED

-----------------------------------------------------------------------------

曾經成功預言「網路國家」
誕生的科技趨勢大師凱文‧凱利(Kevin Kelly),
4/11於《今周刊》科技創新論壇中,重提他對未來科技業的最新預言:
未來五年,蘋果、Google的霸主地位將面臨嚴峻挑戰,
其背後龐大的台廠供應鏈勢必將有衝擊,但機會同時也隨之而來。

凱文‧凱利進一步解釋,在10年前,
人們也不認為微軟、IBM的地位會受到挑戰,
但事實是今日微軟對世界的影響力逐漸下滑,相同的,
蘋果、Google也將再次遭遇經營危機,霸主地位能否坐穩,
都將是觀察重點。他強調,
各家科技廠能稱霸的時間將越來越短,更迭的速度也會加快。

至於蘋果、Google背後的台廠供應鏈,也將隨之受衝擊,
但並不代表台廠就沒機會,因為江山代有才人出,
倘若台廠還是要走製造代工的路線,
還是能為其他新的科技霸主生產新產品。

人類對科技的反撲
手機取代PC,終有一日連手機都不需要

數位科技馬不停蹄往前狂奔,台北街頭依舊車水馬龍,
除了高樓又多了些,一切看起來沒有太大的變動,
走在街上的人們會發現,每面玻璃櫥窗宛如一面鏡子,正播放著最新的商品資訊。

行色匆忙的上班族,出外不再左手拎著NB、右手拿著智慧型手機,
膝上還擺著平板電腦,包包裡更放著一台相機。
他們現在只需要輕碰隨處可得的螢幕,
螢幕便能透過眼珠、聲音、指紋,自動辨識每個人的身分,
連上網路後,他們就可透過這個宛如鏡子一般的螢幕,
打電話、處理文件、發送電子郵件、查詢所有存在雲端的資料。

這是十年後的台北街頭,也是科技預言大師凱文.凱利
為我們大膽描畫的未來科技生活。未來就像是一個「鏡子的世界」,
隨時隨地身邊都有螢幕可以讓你上網,甚至鏡子裡的網路,
還可能擁有人工智慧,了解你的所有喜好、直接用語音與你溝通。

聽起來像不著邊際的狂想?其實一點也不,

因為凱文.凱利過去提出的十大預言已改變全球人類生活,
他最新的五大預言,即將完全顛覆我們對科技的經驗與想像。

當「後PC時代」一詞從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口中說出,
從他拿出iPad的那一刻起,PC享有的榮耀時刻已經畫上句點,
「PC已經玩完了!」凱文.凱利話講得斬釘截鐵,
因為智慧型手機的運算功能漸行強大,手機取代PC已是不可逆的趨勢。

「未來三到五年內,我們不再需要用到PC,
你只需要有一支智慧型手機,然後連接上螢幕,它就是你的電腦
你根本不需要再去買PC。」凱文.凱利的話不是危言聳聽,
因為地球另一端的華碩發表會上,已經將凱文.凱利的預言,徹底實現。

無處非螢幕,鏡子世界誕生
靠硬體賺錢的公司,要找出新獲利模式

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產品發表會場,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正介紹華碩再一次的創新產品——
PadFone,這是一個三合一的產品,
它可以是你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甚至還是你的NB。

僅此而已嗎?當然不。「我認為最終的科技生活是,
人類完全不須攜帶任何科技產品,
因為所有產品都將整合在一起
「就像過去iPhone將iPod的音樂功能、拍照、錄影
以及GPS導航定位,全部整合了進去。」

這其實就是一場人類對科技的反撲,
當科技入侵辦公室、家裡、娛樂、教育領域,
人類不再願意隨身攜帶手機、平板與NB,
「你巴不得把這些東西全都丟掉!」凱文.凱利說得激動,
在這個預言背後卻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鏡子世界的誕生。

嘗試想像一下,未來我們生活的世界裡,每一面牆、
每一片玻璃、每一個可以顯示的地方,都將成為觸控螢幕,
而它的功能就是讓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連接上網路。
聽起來有些懸疑,但這的的確確就是電影《駭客任務》裡所描畫出的場景,
當主角基奴李維(Keanu Reeves)用手指輕輕觸碰牆面,
便可啟動螢幕,並且將各個畫面隨意移動,
這些場景的想像,就是來自凱文.凱利。
一九九四年,凱文.凱利寫下《失控》這部經典時,
讀者覺得他瘋了;可是四年後,
《駭客任務》卻用《失控》為基底,帶觀眾飛進未來失控的網路世界。

因此,鏡子的世界聽起來也就不那麼詭異,
十年後只要輕碰身邊的瓷磚就可啟動螢幕,
它可透過眼珠辨識、聲紋辨別,甚至指紋輸入,然後,
這個螢幕就成了你的電腦。」凱文.凱利興奮地說,
人類將不再需要攜帶任何科技產品在身上,網路將是隨取即用。

如此一來,那些過去習慣靠著大量生產製造來獲利的公司怎麼辦?
快點轉型吧!」凱文.凱利沒有半點猶豫地如是說。

網路會是基本人權
使用頻寬將像呼吸空氣般自然、免費

他甚至直指,在這個全球科技業面臨轉型存亡的關鍵期,
蘋果、Google在未來五年內,都將面對營運危機
這是科技業最艱難的時刻,也是最好的機會,「能留下來的人才能稱王。」

台灣科技產業發展近三十年,由於半導體產業的崛起,
台灣靠辛苦代工養活了一代人。然而,有一天,人類不再需要電腦,
甚至不再需要智慧型手機,台廠引以為傲的代工產業將何去何從?
這將是一場對台灣科技業最大的浩劫。「即使轉型再痛苦,
我認為這些靠硬體賺錢的公司,都必須說服他們的股東,
破釜沉舟地找出新的獲利模式。」凱文.凱利無情地說。

於是,鏡子世界儼然成形,
人類生活幾乎二十四小時無法與網路脫鉤,也就是你我逐漸患上的「網路成癮症」。

目前每個人平均每天花多少時間上網?答案是十三小時
這是市調公司Harris Interactive在○八年針對美國人所做的調查。
但那時臉書(Facebook)這類社群網站尚未普及;
根據另一家市調公司「創市際」ARO網路測量研究顯示,
使用者平均花在臉書上的時間便高達六.六小時
如果要二十四小時連網,未來網路成為人類的民生必需品,
數據匯流的數量將龐大到無法想像,電信商有限的網路頻寬開始被占滿,
人類對網路的需求將呈倍數放大,
「所以,網路將會是基本人權,有一天,數據傳輸甚至將是免費的。」他說。

他試圖還原過去三十年網路誕生後所帶來的改變,
「如果說第一個世代,是僅限於坐在桌上型電腦面前,
嘗試用鍵盤敲進的每個字,與電腦做溝通;那麼,網頁開始建立,
網站雛形的出現,則被視為網路演進的第二個世代。」
但隨著網路開啟了與使用者之間的互動,網頁不再單單只是你的網頁,
其他人可以在上頭留言,這成了凱文.凱利口中網路演進的第三個世代。
而在這個世代裡,所有資訊流都將儲存在雲端裡。

為服務人類 科技將將有人工智慧
網路將比你更了解自己

另一方面,隨著科技演進,當我們一邊追逐科技為人類帶來更好的生活,
同樣地,在凱文.凱利預見的世界裡,人工智慧將不再只是幻想。
「這個改變會來得很快,拿車子舉例好了,
有一天我們不再需要自己駕駛汽車,因為汽車將會自動駕駛。」
在他與許多科學家的交流中,自動駕駛的汽車最快在未來三年就會誕生

而這還只是人工智慧發展的第一步,終有一天,
人工智慧不再只是死板的程式,將會擁有智慧,與人類溝通。
顯然地,蘋果iPhone 4S推出的Siri(語音功能)就是驗證他預言的一個開端。
在他的認知裡,科技產品是為人類服務,
而不是人類牽就科技產品,那便成了人類被科技奴役。

此外,在凱文.凱利對人工智慧預言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
那就是網路將可輕易地辨識每個人,甚至知道每個人的喜好與需求。
這是他在○五年就提出的概念。我們每個人在使用網路搜索、讀取網頁時,
不知不覺中,網路已經記錄下每個人的習性,
它會知道我們經常搜索哪一類資訊,它會了解我們對哪些資訊存有需求。

這個概念談起來很抽象,但舉例而言,
Google搜索的提示便是網路智能的一種。每次在Google搜索資料時,
它就會記錄下我們常用的詞彙,下次你再輸入同樣的詞彙時,
Google便會優先提示你想找的資料。

最後,在凱文.凱利對未來一千天的預言裡,
他要談的另一個重要科技趨勢,叫作生物科技
隨手拿出口袋裡的小電子裝備,拇指大、宛如隨身碟般,
凱文.凱利說:「這是一個追蹤器。」它能夠記錄使用者的位置,
記錄使用者每天走路的距離,甚至還追蹤你的體溫及血壓。

「不要忽視人類對健康的要求」
生技發展將空前蓬勃

「人類之所以需要這類生理追蹤器,不為別的,
就是希望追求長生與不死。」凱文.凱利這麼舉例,
每個人就醫時,測量體溫、血壓,然後數據交由醫生來判斷是否生病。
但是,若天生體溫高、心跳速度低於平均值的人,
可能就無法適用這種情況,「因為醫生不會知道每個人不同的平均值是多少。」

「不要忽視人類對健康的要求,生物科技將是未來科技生活發展相當重要的一環。」
凱文.凱利說。同樣的話,在愛滋病權威專家、
同是麻省理工學院董事會成員何大一的口中,獲得驗證,
「當我們走在校園,超過一半學生所做的研究,都企圖與生物科技掛鉤,
因為他們都知道,生物科技將在未來科技生活扮演重要角色。」

當凱文.凱利二十八年來的預言一一實現,而二○一二年,
絕對還不是人類發展的盡頭,世界末日也還沒到來,
凱文.凱利又提出他對未來一千個日子的預言,
何時逐一應驗,就讓我們一起做見證。

凱文.凱利 未來1000天五大預言

我們對電腦科技的經驗與想像即將完全顛覆,
全球科技業在未來5年將經歷重大轉型,
甚至蘋果、Google都將面臨嚴峻考驗。

追求不老
不要忽視人類對健康的要求,為了追求長生,甚至不老,生技將有爆炸性的發展。

免費頻寬
當上網成為基本人權,免費網路也可望成為事實,數據匯流的數量漸形龐大。

鏡子世界
每一面牆、每一片玻璃、每一個可以顯示的地方,
都將成為觸控螢幕,讓我們隨時隨地都可連接上網路。

人工智慧
自動駕駛的汽車、語音辨識系統Siri的出現,宣告未來科技將可能擁有智慧。

產業巨變
PC被智慧型手機全面取代後,蘋果、Google在未來5年將面臨嚴峻考驗。

資料來源:

撰文 / 賴筱凡
出處 / 今周刊795期

=============================================

「分享」的行為以百分計算的話,現階段還不過是個位數。
每件事都勢必會被分享出去,技術將不是成功的關鍵,
分享,會讓所有人都站在同樣的起跑點,
講求know how技術的產業將要轉型,也許是人脈,也許是口碑,或是通路等..

聽起來人類倒退走了?
技術不再重要,智慧財產不再重要,

未來想要找的技術可以快速在網路中免費獲得

智慧財產,因商人想獲取利潤,壟斷技術,

但是分享讓人類進步更快,分享的概念能快速漫延,
人類將可以快速進化,

例如: 現在John生了某某病,可能需要去醫院掛號,
花大把銀子買藥,
醫院就是商人!!!
醫生肯定會開貴藥,甚至叫你來多復診幾次,

如果在網路上能正確並且快速的查詢原來只是得了小小感冒,
使用什麼樣的藥才是最便宜又有效,
人們就可以省了時間,金錢,等..

這樣的概念可以應用在各行各業,大部份商人就是賺你不懂的錢!!

我是商人,但我希望分享,公開,
商人應當賺錢,但消費者才是老闆,
我們提供的服務或是商品,應該對消費者最佳化,
而不是利用他們不懂賺取爆利,
就算我是上市公司老闆,也要對消費者鞠躬,

Google,Facebook,Linux線上遊戲公司就是最先進的幾個商人例子,
他們要賺錢,但是分享服務,或是技術,
轉換了傳統的使用者付費模式,
他們只賺取高階使用者或是回購率高的錢,

他們也許只抓住了5%的深度使用者,但讓數以萬計的人認識,
最有效,省錢的方式,當助消費者得到服務,這樣的商人將掌握未來的最大商業趨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SCI 的頭像
    WSCI

    WSCI房地產,投資創業,批發

    WSC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